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English

当前位置: 武义农业网 >> 二行芥

最火榆林调研丨榆林农业经济大有可为细钟花属重齿当归石蝴蝶红玉帘金钱松属We

发布时间:2023-03-04 14:42:42

榆林:调研丨榆林农业经济大有可为

——透过数据探索榆林挖掘农业经济

发展的可行性

2018年榆林市煤炭产量达到新高度,经济发展对资源倚重的问题也更为突出,资源优势“陷阱”的威胁不断加大。2019年神木“1·12”煤矿事故发生后,煤矿大面积停产整顿,经济增长低位开局,下行压力加大。这让更多的榆林人又在思考经济调结构、促转型的问题。但是如何去转,怎么来促?——提升能化产业走高端化,延长产业链;还是补短板,大力发展三产及“三新”产业;抑或两者并重?大多数观点都忽视了农业经济这一块。

其实,寻找榆林市农业经济发展与先进地市的差距,深挖榆林特色农业资源潜力,大力发展农业经济,既与习总书记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相吻合,又能促进榆林经济全面、协调、健康发展。本文旨在通过2018年及历史统计数据,以土地面积、常用耕地面积、第一产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和增加值等指标为基础,分析榆林农业经济的发展潜力,理清榆林农业发展的新思路,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以供参考。

一、榆林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

榆林市面积广阔,地处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漠交界处,属于风沙草滩区和丘陵沟壑区,经过长期不懈的“治沙治土”,榆林脆弱的生态环境初步得以修复,加上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形成特有的种、养殖环境, 为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榆林农牧资源丰富,羊、枣、薯、豆等农副土特产品,品质优良,享誉国内外。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农业科技的进步,榆林市农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成为全国羊、红枣、马铃薯、小杂粮等农产品优质产业基地。

(一)放眼全省看榆林农业经济发展潜力

从总量看,第一产业占GDP比重较小,在全省位次不高。榆林市土地面积占全省20.8%,2018年常用耕地面积788.67千公顷,占全省26.2%,在全省十市一区中排名第一;第一产业增加值231.00亿元,占全省12.6%,全省第四。从增速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较低,在全省位次偏后。2018年榆林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1%,在全省排名第七位。榆林市常用耕地面积大,第一产业增加值及增速在全省排名不高,除了地理位置偏北、气候环境较差之外,还需分析其他原因,寻找差距、挖掘潜力。

(二)着眼本市看榆林农业经济发展特点1、优势不突出。榆林市种植业仍居主导地位,其次是畜牧业,林业、渔业占比很小。2018年榆林市实现农业总产值246.39亿元,同比增长3.4%,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60.7%;林业9.65亿元,增长9.8%,占2.4%;牧业130.56亿元,增长1.7%,占32.1%;渔业2.59亿元,增长18.9%,占0.6%;农林牧渔服务业16.93亿元,增长8.9%,占4.2%。可以看出,榆林农业仍然以种植业为主,作为全省羊子存栏大市,畜牧业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

2、发展不均衡。受地理环境、气候原因、资源禀赋的差异等影响,榆林市各县(市、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并不均衡。以常用耕地面积最大的定边县为例,2018年定边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为28.06亿元,居全市第三位。神木、府谷两个以能源工业为主的市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分别居全市第五位和十一位。从南北区域来看,南六县矿产资源相对贫乏,第二产业无法与北六县比肩,大力发展农业经济是必然的选择。2018年,南六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占全市37.0%,发展潜力还需要进一步挖掘。

榆林市各县市区常用耕地面积与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县市区

常用耕地面积

(千公顷)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万元)

榆阳

82.74

375788

横山

81.32

247041

年均增长11.2%神木

82.28

212137

府谷

43.26

91411

靖边

85.80

310740

定边

213.53

280590

绥德

52.40

202870

米脂

27.87

100601

佳县

53.40

175451

吴堡

8.08

55560

清涧

27.36

186076

子洲

30.63

169289

(三)纵向比较,总量稳步增加,增速不断回落。

多年以来,榆林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不断增加,增速在波动中逐年回落。1978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4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3.5%;1990年为11.12亿元,增长14.5%;2000年24.01亿元,增长32.6%;2010年152.88亿元,增长7.8%;2015年250.08亿元,增长4.9%;2018年406.12亿元,增长3.2%。

(四)横向比较,总量较大,发展成绩值得肯定。

榆林市2018年第一产业增加值231.00亿元,比上年增长3.1%,与省内中南部地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与周边地理位置、气候环境接近的地市相比,我市第一产业总量较大,发展优势较为明显,说明我市近几年在农业经济发展上取得了一些成绩。如果能更多地借鉴先进地市的发展经验,进一步挖掘潜力,充分发挥优势,将对榆林经济健康、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起到更为突出的作用。

榆林和周边地市2018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及增速

地市

第一产业增加值

(亿元)

增速

(%)

榆林

231.0

3.1

延安

138.1

2.9

鄂尔多斯

117.8

2.1

庆阳

71.0

6.5

银川

67.3

3.6

吴忠

66.5

4.2

忻州

69.6

2.9

吕梁

59.5

1.6

毛锦香草

二、近具有过流、过压、过载等保护装置年榆林农业经济发展的亮点

近年来,榆林市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现代特色农业取得突破,实施适度规模土地流转,引导企业开拓农村市场,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初步形成“现代农业看榆林”的良好态势。

(一)品牌效应初显露,农特产山柑品价格涨

近年来,榆林市农产品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品牌化不断加强。马铃薯、山地苹果、小杂粮、横山羊肉、子洲黄芪、府谷海红果、佳县红枣等农产品知名度不断提高,随着农村电商的不断发展,销路进一步打开。与此同时,农产品的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拉动了第一产业产值的提高。

(二)土地流转探新路, “一户一田”看榆阳

榆阳区从2016年开始在北部草滩区创造性地开展了“一户一田”改革试点,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找到了一把补齐现代农业发展短板的“金钥匙”。截至2019年初,共有11个乡镇112个村553个组实施了“一户一田”,整合耕地面积37万亩,农村土地基础设施和土壤肥力得到显著提高,农户户均耕地由7.7块变为1块,户均耕地面积增加3.9%,亩产值增加15.2%,减少了土地撂荒,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有力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和适度规模经营。

(三)精准施策搞扶贫,“特色农业”子洲闭鞘姜强

子洲县坚持“果业为主、多业并举”的发展思路,全面推进山区农业现代化,为贫困村、贫困户量身定制了产业精准扶贫“工具包”,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要求,发展山地苹果、核桃为主的林果业,黄芪、黄芩为主的中药材产业,适度规模养鸡、养羊、养牛的养殖业。通过精准施策,形成了产业优势,在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时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收入。

(四)企农合作共发展,工业反哺有成效

府谷积极顺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方向,推进 工业反哺农业 ,加快发展第一产业。持续加大资金、技术、政策扶持力度,强化农特产品品牌建设,优化品种品质结构,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产业,广泛拓展供销渠道,进一步提升海红果、黄米等农特产品的市场认知度和占有率,初步走出一条符合地域实际的特色农6 横向高精度负荷传感器 (1000KN在横向加载装置上) 1只 福建莆田业发展道路。

(五)“靠山吃山”挖潜力,佳县培育“红枣羊”

佳县属吕梁山片区贫困县,同时也是中国红枣名乡,枣林面积82万亩,近年云南柳来,面对外部竞争和气候等不利因素的发展瓶颈,佳县坚持“枣业富民”战略,通过产业升级换代,独创“红枣酒”、“红枣羊”等融合产业,形成了一套符合佳县红枣产业和脱贫实际的思路和做法,“靠山吃山”,为佳县脱贫攻坚产业扶贫打造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提高了山地的土地利用率,产生了积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影响榆林市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

通过分析数据及部分县区的先进经验,找出影响和制约榆林市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可以进一步厘清挖掘农业经济潜力的思路,促进榆林经济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榆林市地域辽阔,常用耕地面积大,但是产出较低,资源禀赋与产值不对等,主要因素有以下一些方面。

(一)地理因素——气候环境差,交通运输不便

榆林市土地面积42921.1平方千米,北部为大漠风沙草滩区,约占全市面积的42%;南部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面积约占58%。自古以来,风沙、干旱、严寒、冰雹等自然灾害频发,人称 “十年九不收”。2018年榆林常用耕地面积788.67千公顷,其中水浇地仅占22.7%,其余旱地大部分位于丘陵沟壑之中,不利于浇灌和农业机械进出。随着科技的进步,气候的变迁,人工影响天气的广泛应用,因地制宜、趋利避害进行农业生产成为可能,地理因素的影响逐渐变小,但与我省中南部地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二)产业因素——生产规模小,产业链不完整

从解放前后的靠天吃饭,到后来的集体生产,再到上世纪80年代的家庭联产承包制,以及后来的土地流转,大多数地区农业生产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产业规划,农、林、牧、渔等各自为战,生产模式单一;绝大多数农户的农业生产几近于自产自用,种植、养殖没有形成规模,同时对农产品精深加工不够,尚未形成完整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

(三)市场因素——品牌效应低,价格不稳定

截止目前,可以拿得出手的品牌化农产品还太少。如曾在央视打出广告的米脂小米,还有《舌尖上的中国》中提及的油馍馍、空心挂面,让这几样产品迎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和订单,价格也随之上涨,对整个榆林的农产品产生了很大的拉动作用。但相比东部省区及周边地市,榆林品牌化的农产品仍然偏少,挖掘还远远不够。

(四)技术因素——生产科技不高,精深加工不够

东北大米一斤3元,与火龙果、紫薯、菠菜等加工后变成火龙果面条、紫薯面条、菠菜面条,一斤可以卖到8元;定边的土豆“论吨卖”,设立淀粉加工厂后“论斤卖”,而外地厂商把它加工成薯条、薯片后“论克卖”,价值翻了数十倍;榆林市场上出售的婴儿用小米粉产自山西,一盒400克三十几元,而米脂小米营养丰富远近闻名,500克只能卖到元。所以说榆林绝大部分的农特产品没有通过生产科技、精深加工使之价值更高。

(五)劳动力因素——青壮年外流,劳动力老龄化

随着榆林工业经济的蓬勃发展,“工资性收入”明显大于“经营性收入”,外出务工的人越来越多,很多年轻人对从事农业生产有偏见,不愿意从事农业,“跳出农门”成为农村年轻人的人生目标。有想法、有干劲的“新生代农民”越来越少,农业劳动人口老龄化严重, “青黄不接”。大部分老一代农业生产者思维不开阔,生产观念固化,形成了农业生产“落后→放弃→更落后”的怪圈。

四、因地制宜挖潜力,促进农业大发展

无论从总面积、常用耕地面积来看,还是从农特产品的种类和营养价值来看,榆林市发展农业经济的潜力都大于其他地市。在工业经济发展即将触碰到能源、环保、容量“天花板”的关键阶段,必须结合党的大政方针,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协调并进,从土地里“刨金”,从影响榆林市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着手,因地制宜,深挖潜力,全市上下形成合力,促进榆林农业经济大发展。

(一)上层设计重调控,统一规划绘蓝图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市一级党政部门要站在全市的视角上纵览全局,整体把握,统一谋划,充分发挥榆林的资源禀赋。要想把榆林市的农业经济潜力深度挖掘开发,领导层的重视必不可无。通过整体规划下好一盘棋,盘活资源。如:制定《榆林市农业经济发展五年规划》,将全市十二各县市区的资源通盘考虑、整合共赢。通过考核的指挥棒督促各县市区、乡镇政府用好调控职能,通过政策奖励激励发展农业经济的积极性。如:通过规划审批涉农事项来考核和奖励发改系统;通过农业产能的提高来考核和奖励农业农村系统;通过科技创新下乡来考核和奖励科技系统;通过土地开发利用来考核和奖励国土资源系统;通过涉农企业投资情况来考核和奖励招商引资系统。

(二)土地流转重推广,激发土地“新产能”。

在全市推广实施“一户一田”模式和“三变”改革,激活农业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是农业经济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合理的生产资料分配能更大程度地激发生产力,从而激发经济动能。榆阳区的土地流转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属于首创,在实践过程中已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建议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实施,提高土地的利用率,释放土地“产能”。在实施过程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优势,规避或排除不利因素。

(三)扶持产业重引导,特色产业塑品牌

各地政府要引导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根据各县市区不同的资源优势,按照“一户一田”、“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特色”的思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做大特色产业规模,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绿色农业。要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发展具有地域优势的特色农业,立足优势农业资源,按照规模化、企业化、品牌化发展要求,引导和鼓励涉农企业品牌化运营,申请品牌专利,同时加大宣传力度,严格质量管控,做好品牌保护,形成具有突出农业特色的品牌和良好效益生产体系,提升粮食、蔬菜、畜牧产品的加工能力,延长农业产业链,从资金、技术、设备和管理上扶持这些特色产业发展,培育和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提高产品竞争力,形成农工互动、产业相融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占领农特产品、精深加工产品的市场高地。

(四)区县合作重互补,形成合力共提高

榆林市县域之间由于资源禀赋不同,农业经济发展不均衡。变形精度需要想方设法打破县域壁垒,推动县域间的合作,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一是工业强县在财政投入、引导民间投资上向农业县区倾斜,制定可行的土地政策,鼓励跨县区土地运营,以此来加强农业县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开发土地利用价值。二是农业县区加大在人力资源、生产经验、土地利用模式等方面向工业县区输出,使工业县区在农业经济发展上不缺人、不缺技术、不缺动力。

(五)设施建设重基础,“筑巢引凤”迎投资

近几年榆林农村的交通状况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但是南部县区及北部县区的一部分多为山地,道路等硬件设施仍然较为落后。交通等因素严重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成为农业投资的“拦路虎”。要提高对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各区县农业经济发展规划和布局,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让便捷的交通、完善的基础设施成为吸引涉农投资的亮点。

(六)农业发展重科技,农特产品深加工

陕西省盐碱地面积约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7%,集中分布在榆林市、渭南市。榆林市定边、靖边、绥德、横山等县区均有分布,其中定边县有6.70万公顷,居全省首位。通过农业科技,可以使盐碱地变废为宝,如发展盐碱地渔业养殖、种植盐碱地水稻、玉米等。子洲县的黄芪闻名全国,如果通过高科技提取有效成分再包装出售,可以使同样多的黄芪卖到数百倍的价格。陕北羊子产业远近闻名,通过高科技可以生产出有利于保鲜、便于运输的产品,使羊肉输送到更远的地方,也可以使羊皮、羊毛等附属产品的价值最大化,拉动畜牧业产量和产值的提高。所以要加大农业科技的投入,强化农业科技的创新,用科技保障农业的发展,努力促进现代化农业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学科的相互结合,推动农业高产量、高质量、高收益。同时加强农业科技服务、指导,做好农业科技推广工作,让科技创新成果积极转化成实际的农业生产效益。

(七)改变观念重培训,“职业农民”是方向

新常态下,农业生产模式的改变、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农业劳动者业务水平的提升,各地要引导农户改变观念,提高对农业经济的认知,消除人们对农民的偏见。结合地域优势,邀请科研机构、农业专家,选择接受培训的人员以及培训的具体内容、具体目标,定期对农业生产进行技术方面的指导,科学规划、积极落实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积极培养职业型农民。

(八)信息时代重“互联”,“ 数字农业”大发展

随着5G时代的来临,万物互联,“信息高铁”可以延伸到城市和农村的每个角落。建设“数字乡村”,让农业经济坐上数字高铁。与城市相比,乡村信息化程度依然不充分,农村信息服务体系依然不完善。必须把数据和信息融入乡村振兴全过程,让互联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不断深化,使信息化在农村社会的影响不断扩大。实现“数字农业”,让农产品通过更便捷的方式进城,方便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结合。大力发展农村数字经济,分类推进,推进农业经济跨越式发展。

五、总结

从历史数据可以看出,无论经济怎样起伏,农业经济一直都在稳步发展,为榆林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促进农业经济的大跨越,使之成为榆林经济的有力支撑,不会一蹴而就,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需要放眼长远,加大农业政策、财政方面的支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扩大农业增值空间,改变农业生产模式,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培养技术型农民,推动农业实现现代化,更好地适应新常态、推动新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实现榆林经济的快速、健康、全面、协调及可持续发展。

指甲根部肉发黑是怎么回事呀
水痘为什么不能见风
过敏性紫癜是终身病吗
乳房摸起来感觉是空的怎么回事
友情链接